财政部发布新规强化代理记账管理

中国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代理记账行业管理的通知》,对全国范围内的代理记账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这一举措旨在整顿财务服务市场秩序,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保障中小企业财务安全。

根据财政部要求,所有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必须依法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并在显著位置公示。未取得许可擅自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罚款、限期整改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要求

财政部特别强调了代理记账从业人员的专业资质要求。通知规定,代理记账机构必须配备至少3名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其中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不少于三年。

“这一规定将有效提升代理记账行业的专业水平,”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淘汰一批不具备专业能力的机构和个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财务服务。”

加强业务监管与风险防控

新规还对代理记账业务的具体操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代理记账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业务规范、质量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同时,要求代理记账机构对委托单位的财务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或非法使用客户财务数据。

财政部将联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对代理记账机构进行检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机构,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罚款、暂停业务直至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财政部在通知中鼓励代理记账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广使用财务软件和电子发票等数字化工具。同时要求代理记账机构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客户财务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措施将促使代理记账行业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为中小企业选择代理记账服务提供了参考标准。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代理记账行业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